<strong id="rc1ng"><center id="rc1ng"></center></strong>

    
    
    • <fieldset id="rc1ng"><ruby id="rc1ng"><dl id="rc1ng"></dl></ruby></fieldset>
       歡迎您訪問黃岡市城市建設投資公司官方網站
      您現在的位置: 黃岡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 黃岡要聞 >> 正文

      山水黃岡通大道——新中國成立以來黃岡交通發(fā)展成就紀實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湖北日報    更新時間:2019/11/25

      70年篳路藍縷,70年砥礪奮進。

      黃岡,北臨大別山,南倚長江水。近年來,黃岡市委、市政府按照“貫通大別山,溝通大長江,對接大武漢,構建大交通”的發(fā)展思路,以“樸誠勇毅、不勝不休”的老區(qū)精神,打響一場場漂亮的“交通翻身仗”。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紅色大地上,從山水阻隔到公路連“線”成“網”,從“手無寸鐵”到高鐵飛馳,長江大橋從無到有、跨越天塹……老區(qū)黃岡,昂首建設交通強市。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當四通八達的大道如巨龍騰飛,一條條黨和群眾的連心路、老區(qū)人民的致富路鐫刻在天地間。

      公路:百倍巨變書寫華章

      這是一份令人自豪的成績單——

      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黃岡全市等級公路總里程全省第一、高速公路總里程全省第二、公路總里程全省第三。

      這是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

      翻開黃岡的交通史: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市僅有254公里公路勉強維持通車,且標準低、路況差,橋梁全部為木橋和木面橋;70年間,全市公路連“線”成“網”,通車里程已達31365公里。

      黃岡境內,縱橫8條高速公路(滬渝、福銀、大廣、武英、武麻、黃鄂、麻武和在建的麻竹高速),形成以“兩縱三橫三聯”為主骨架的高速公路網,以7條國道、36條省道為主干、以縣鄉(xiāng)道為支線的公路運輸網,實現了縣縣通高速、縣縣通國道、鎮(zhèn)鎮(zhèn)通省道、村村通客車。

      這是一份寫滿艱辛和汗水的成績單——

      近10年來,黃岡公路進入了飛速發(fā)展的時期,累計完成投資450億元。全市交通運輸系統(tǒng)以加快國省道干線升級改造為主線,以提升公路服務效能為重點,強化樞紐、輻射主干、優(yōu)化存量,打通“斷頭路”、改建“瓶頸路”、暢通“出口路”、連通“扶貧路”。形成以高速公路為大動脈、國省道干線為主骨架、重要縣道為紐帶、農村公路為末梢的“外暢內通,干支相連,景區(qū)互通,安全便捷”的公路網。實現四個聯通,即沿江地區(qū)重要城鎮(zhèn)實現一級公路聯通,打造長江經濟帶工業(yè)走廊;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實現二級公路聯通,打通山區(qū)對外的經濟通道;大別山景區(qū)實現二級公路聯通,整合旅游資源形成旅游產業(yè)帶;農村公路實現村組聯通,加強循環(huán)路建設,建成農村小康致富路。

      修一條公路,富一方百姓,活一方山水。2011年12月19日,是一個載入黃岡歷史的日子。全長462公里,橫貫紅安、麻城、羅田、英山、浠水、蘄春、黃梅七縣市,一線串起紅色遺跡、綠色生態(tài)、禪宗文化三大旅游片區(qū)38景的黃岡大別山紅色旅游公路正式通車,大別山腹地終成坦途。隨后,完成10條396公里的大別山紅色旅游公路支線工程和紅色旅游公路品質提升工程建設,初步形成干支相連、景區(qū)互通的大別山紅色旅游公路網,放大“紅旅路”的品牌效應。

      70年,全市公路從“無”到“有”,從“線”成“網”,從“通”轉“暢”,從“暢”變“美”,公路與城市、經濟、生活實現和諧共生,交通實現了對地方經濟發(fā)展從制約到緩解,再到適應和引領的飛躍,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fā)展譜寫了濃墨重彩的華章。

      鐵路:千里神州當日往返

      “朝辭黃州長江邊,城鐵飛馳半日還。東湖鳥語聲猶在,輕車已過赤壁山。”

      2014年6月18日,武岡城際鐵路建成通車。在黃岡東至武漢站的首發(fā)C5602次城際上,600多名黃州市民登車“嘗鮮”,感受風馳電掣般的動車速度,黃岡與武漢步入了同城時代。黃岡市委書記劉雪榮體會到了城鐵的方便快捷,寫下了這首詩。

      新中國成立之初,黃岡“手無寸鐵”,能在家門口坐上火車是多少黃岡人的心愿!

      1996年9月1日,京九鐵路建成通車,結束了黃岡沒有鐵路的歷史。

      2008年11月26日,合武客運專線竣工運營,標志著黃岡進入了高鐵時代。

      2014年6月18日,武岡城際鐵路建成通車,成為老區(qū)發(fā)展的新引擎。

      2017年4月16日,黃岡東至北京西、黃岡東至廣州南高鐵同日首發(fā),黃岡人民實現了到北京、廣州早出晚歸的夢想。

      2019年8月9日,代表著世界高鐵商業(yè)運營最高時速的復興號動車組正式在武岡城際鐵路運行。

      從2015年起,武岡城際鐵路黃岡三大站每年發(fā)送旅客達400多萬人次,離黃州城區(qū)最近的黃岡西站成了人氣最旺的站點,遇到節(jié)假日等高峰期,甚至一票難求。同軌同城,武岡城鐵“載著”黃岡加速融入大武漢,點亮了百姓的幸福,為老區(qū)經濟騰飛插上了翅膀。

      如今,黃岡已建成鐵路5條(京九鐵路、合武鐵路動車線、京九鐵路麻武聯絡線、合肥至九江聯絡線、武岡城際),運營鐵路里程429.5公里。鐵路通達祖國東西南北,鐵路電氣化率、復線率、百平方公里鐵路密度居全省前列,年客運量在1500萬人次以上。

      “十三五”,黃岡掀起鐵路建設高潮,武漢新港武漢灄口至黃州江北鐵路、安徽安慶至九江高速鐵路、黃岡至黃梅高速鐵路等加速建設,在建里程197公里,建設規(guī)模300億元。到“十三五”末,黃岡鐵路里程將達到626.5公里。

      水路:黃金水道“流金淌銀”

      隨著一聲長長的汽笛聲響起,1.2萬余噸的貨輪國盛01號停泊在黃岡晨鳴專用碼頭。2018年7月10日,三艘萬噸貨輪?奎S州港。這是長江黃州段港口首次迎來萬噸以上級別貨輪。

      70年來,黃岡水運業(yè)的發(fā)展與共和國的發(fā)展同輝。

      從自然河道到高等級航道,全市內河航道通航里程達到698公里(截至2018年底),其中一級航道達200公里,季節(jié)性通航變?yōu)殚L年通航。

      從簡易碼頭到現代港口,2018年底全市港口碼頭泊位達到167個,港口經營企業(yè)56家!笆濉币詠,11個5000噸級高樁碼頭相繼建成,年港口吞吐量達8000萬噸。這些碼頭不僅設計標準高、建設規(guī)模大、裝卸設備先進,而且門類齊全,散貨、集裝箱一應俱全。

      2018年,省政府批準將黃岡沿江6個港口整合為黃岡港,并列入湖北省重要港口,為黃岡水運的高質量發(fā)展注入強勁動力。按照“生態(tài)優(yōu)先、綠色發(fā)展”的理念,黃岡港總體規(guī)劃已編制完成,正積極引進大型港口企業(yè),推進黃岡港城一體化高質量發(fā)展。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fā)”,連續(xù)三年開展“雷霆行動”,全力推進港口碼頭整治、岸線資源清理整頓、船舶污染防治長江大保護三大標志性戰(zhàn)役。全市累計拆除各類小、散及非法碼頭146個,清理岸線15公里,復綠岸線70余公里。實施港口船舶防污染行動,強化船舶防污染設備安裝和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配備。推廣標準化船舶建造,引導和鼓勵企業(yè)淘汰高污染、高能耗船舶。推廣港口使用岸電設施建設,黃州臨港新城、黃梅小池、蘄春管窯等綜合碼頭都已安裝港口岸電設施。

      運輸:人便其行貨暢其流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黃岡道路運輸領域發(fā)生了歷史性變化,人暢其行、貨暢其流,為老區(qū)經濟發(fā)展發(fā)揮了“先行官作用”。

      70年前,對老區(qū)人民來說,去縣城就是“出遠門”。今天,黃岡各縣市區(qū)道路四通八達,隨時隨地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70年來,無論道路運輸基礎設施規(guī)模、運輸服務質量、技術裝備,還是發(fā)展理念、體制創(chuàng)新、市場化發(fā)展,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運輸服務轉型升級,居民出行和貨物流轉更加高效。

      道路客運從“沒法走”到“服務優(yōu)”。過去,群眾短途出行基本靠步行。如今,縣城到鄉(xiāng)鎮(zhèn)實現城鄉(xiāng)公交一體化,縣城到黃州、武漢兩小時快達。

      目前,全市班線客運車輛近4500輛、營運線路2592條,年客運量9826萬人次、旅客周轉量482256萬人公里。全市4314個行政村實現村村通客車。全市各縣市區(qū)都有公交企業(yè),公交車輛總數1153臺。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公鐵水的立體交通出行網絡正加速形成。

      如今,全市貨運車輛總數26898輛,年完成貨運量9517萬噸、貨物周轉量179.9億噸公里,且每年增速在10%以上。

      客運站場從“少小舊”到“招手走”。目前,93個等級客運站遍布全市,簡易站和候車亭、招呼站達8188個,極大地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方便群眾出行。

      “一橋四路”

      改寫交通格局

      “一橋四路”指黃岡長江大橋、武岡城際鐵路、黃鄂高速及團風段、黃岡大道。

      2014年6月16日,黃岡長江大橋正式通車,4.01公里的主跨度創(chuàng)下當時世界公鐵兩用大橋主跨長度之最;同日,黃(岡)鄂(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2014年6月18日,黃岡交通再迎歷史時刻——武岡城鐵正式通車,這是黃岡市首條城鐵。

      2015年,黃岡市“門戶主干道、城市快速路”黃岡大道全線通車。

      “一橋四路”通車后,成為連接黃岡、鄂州、武漢三地的重要通道。從黃州城區(qū)駕車走黃岡大道,上黃鄂高速,過黃岡大橋,接武鄂高速,黃岡到武漢車程由原來的90分鐘縮短至約40分鐘。黃州至武漢,坐城際鐵路不超過30分鐘。從此,黃岡、武漢加速進入同城時代。

      “四好農村路”

      躋身全省前三

      一條條綠美安舒的“四好農村路”串起了旅游名鎮(zhèn),延伸到美麗鄉(xiāng)村、鄉(xiāng)村大舞臺、農家小院,農村路升華為生態(tài)路旅游路。一條條便捷的“四好農村路”串起了貧困村,托起致富脫貧夢。

      截至2018年底,黃岡市農村公路總里程27790公里,公路密度為179.6公里/百平方公里。2017、2018連續(xù)兩年農村公路建設排名全省前三位,獲省政府正向激勵資金2200萬、1200萬。成功創(chuàng)建全國示范縣1個,省級示范縣2個、示范鄉(xiāng)鎮(zhèn)6個。

      Copyrights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黃岡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地址:黃岡市黃州區(qū)東門路126號 郵編:438000
      建議使用:1024*768分辨率、IE5.0以上版本瀏覽器
      无码h版动漫在线观看3d,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a免费毛片在线,亚洲黄色无码在线观看视频
        <strong id="rc1ng"><center id="rc1ng"></center></strong>

        
        
        • <fieldset id="rc1ng"><ruby id="rc1ng"><dl id="rc1ng"></dl></ruby></fieldset>